周刊(第2期):重拾失去的好奇心
重拾失去的好奇心
前两天读到了两篇关于好奇心的文章——《长大后,如果是时间修剪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应该责怪时间吗?》、《重新理解「好奇心」:学习动机的自救指南》,那本期周刊就结合这两篇文章来简单谈一谈「好奇心」。
首先,先来介绍下这两篇文章的核心内容:
关于好奇心的形成,文章中谈到「好奇心,就是驱使人类去获取知识的情绪动力」,它「被激发时,会同步刺激尾状核,然后分泌让我们快乐的多巴胺,进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
好奇心是我们通往知识,总结规律的原初动力。但让人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会越变越少,再提不起读书的兴趣。它就像一只精灵,让人捉摸不透,在我们成长的不经意间,就消失不见。
关于好奇心的失去,文中认为有两点原因:
- 内部原因:被岁月修剪
- 外部原因:被技术截除
所谓「被岁月修剪」,文章写道「我们接收到信息一定是有偏颇和误差的,人们更愿意接受和自己想法、立场一致的信息(认知偏差),因而逐渐封闭了自己的认知」。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后,有条件地摄取那些符合我们认知模型的信息,由此而形成的信息茧房,让我们不断不断强化信念,从而逐渐失去好奇。「因为社会规训,我们的好奇心被不断修剪;又因为忙碌,我们的好奇心被逐步耗竭。」
所谓「被技术截除」,文中举了个例子:
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和算法功能,可以让你轻松找到任何想获得的信息,你可能刚输入了第一个字,搜索栏下就弹出了你最可能搜索的问题列表,甚至你还没有开始输入,搜索平台就已经呈现出了你想要的内容。就像哆啦 A 梦的任意门,你一起心动念,下一秒就到了你心之向往处。殊不知,去往目的地的沿途的景色,或者中途临时起意地一次探索,更让人惬意和弥足珍贵。
互联网的高效和瞬时,截除了许多我们对世界的接触的机会,从而截除了我们产生好奇的可能性。
以上两篇文章还谈及了好奇心的分类与病态型好奇,本期不再扩展去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我这里想谈谈「好奇心的培养」。
之前看《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的时候才发觉到达·芬奇真的很厉害,原本只知他是个画家,但除此之外他在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 天文学方面,他猜想了「太阳不动」的日心说,这比哥白尼早 40 年;
- 物理学方面,他发明了液压的联动器装置,比牛顿早200年提出重力的概念;
- 光学方面,他第一个提出光和声音一样是一种波,而且光速是有限的;
- 建筑学方面,他是桥梁、教堂、城堡、下水道的设计师,同时他最早提出了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
- 气象学方面,发现折射现象并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 军事方面,他发明过直升机、飞机、降落伞、机关炮、手榴弹、潜水艇、坦克、起重机和潜水装备。虽然未必都造了出来,但是那些图他早早地就都画好,他做的变速箱就是现在所用的汽车变速箱的原理。
- ……等等
读到这些的时候,我甚至会产生他是不是穿越过来的人,为什么他一个人能发现、发明这么多东西。书中给出了解释,他的笔记手稿近 3 万余页,从现存的手稿中来看,达·芬奇是一个特别好奇的人,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向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请教他们专业的问题,每天生活在提问和探寻之中。直到临终前在日记中留下了这样的绝笔:「明天一天要搞清楚啄木鸟的舌头究竟是什么形状」。
我们现在人有人想过类似的问题吗?或许有,但只要一去搜索引擎去搜索立马就会出来答案。这是一个方便的年代,也是磨灭我们好奇心的年代。达·芬奇始终对这世界一切都饱含着兴趣,但他享受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探索答案本身的过程。他曾经画满了169页各种画圆为方的尝试、为探索一个问题几年不曾收手。他是非常愉快地、投入地处在心流状态当中度过他完美的一生。
上一个给我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人物还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起源亦是对世界的好奇,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
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象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万物的生成。——亚里士多德
世界上的大部分知识对我们而言可能不需要知道,因为对生活没有任何实际用处。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好奇,纯粹的好奇。
那么于我们而言,如何保持好奇心呢?我小结了三点:
- 勤于观察,穷追到底
- 延伸自己与世界的接触
- 拓展思考
勤于观察,穷追到底。这要求我们要时刻怀有孩童般的惊奇,保持敏锐的心勤于观察,不断地追问,「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直到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学问」为什么叫「学问」?就是因为,问,才是更重要的。那么我们要追问什么呢?
延伸自己与世界的接触。对一切新事物不断去思考它是什么?它会带来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能够跟我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绝大多数的机会,都是从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孕育、碰撞而产生的,尽量去碰撞出世界之物与我之间的关联,从而产生「触点」。那么得到答案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呢?
拓展思考。就是要发现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针对得出答案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去寻求信息,更新自己的认知,获取更多的「触点」,将它们连接在一 起,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网络。而不是满足于它所呈现给你的风景,就此止步不前。之前说技术会截除好奇,搜索的便捷性会让我们止步于某处。但其实只要保持拓展思考的意识,主动追寻、善用技术,会发现技术不仅没有挤压好奇心,反而还给好奇心插上翅膀,让我们在信息的海洋和森林里自如穿梭,迸发出更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综上,一切好奇心,皆始于观察。发现惊奇之物,要不断追问它的性质与它与我的联系,从而去碰撞可能性。最后拓展思考,去发现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就像旋转的漩涡一样,越来越大,从而不断循环孕育出更多的好奇。
每周推荐
软件:AltTab(macOS)
Mac 在不同窗口间切换比较麻烦,Cmd+ Tab 没有预览页面,且只能切换应用,无法切换应用内的各个窗口。
而 AltTab 可以完美解决 macOS 的这个痛点,使用 HomeBrew 即可安装:
brew install alt-tab
之后按住 Alt + Tab 即可切换系统下的各个窗口(同一应用也可),且提供了实时的预览图,方便用户准确切换到自己预期的窗口。
软件:Context(macOS)
Contexts 和 AltTab 属于竞品关系,老牌的「上下文」切换应用。
Flutter 3.0 发布
周三 Google I/O 上发布了 Flutter 3.0,主要特性为多平台友好, 本版本开始支持构建 macOS 与 Linux App。值得深思 Electron 将何去何从?
参考阅读:What’s new in Flutter 3 | Medium
React 状态管理类库
最后,推荐一些当下流行的 React 状态管理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