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对二〇二三年四月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 快节奏时代下的短视频
关于周刊选题我有一个 LogSeq 的白板,当我发现某个选题的素材准备的差不多时就会拿出来写写分享一下,也算作话题的总结。写了一个题目就在白板里划掉一个选题,剩余的选题储备长期维持在 5 个左右。
而短视频这个话题在我的选题白板里已经躺了大半年了,每次周刊想写它都会发现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写起来会比较复杂,就一直拖着不写,长期躺在白板的角落里。这次之所以决心拿出来写,主要也是前段时间的一些新闻和 B 站的商业化让我有些感受,想写出来分享下。
注意力的散失:倍速播放、三分钟电影、抖音神曲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不在接收新的信息,各种热搜、头条、热点 Push 充斥着眼球。同时人人都有选择,导致信息方向四散。经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刺激,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亢奋。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越来越短的,注意力容易散失、难以被捕获专注。 我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慢吞吞的、起承转合的内容和信息,而是希望在更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更多的新鲜刺激。 因而,一个极其适合这个时代的产物就应运而生了:倍速播放。
而我个人非常讨厌倍速播放,我认为影音剧集所要呈现的是导演、编剧想要给我们讲的故事,是影像与声音高度浓缩的内容产物,它将创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世界的想象等信息压缩在数个小时的画面里面里,因此需要观众慢慢欣赏。其中音效、鼓点、节拍、表情变化、剧情张力都是依靠屏幕内外唯一可以穿越的真实——时间的流动——让观众尽可能确切感受到屏幕内的故事。
比如《星际穿越》主角团探索高重力的米勒水星,BGM 里杂夹着秒表的滴答声,暗示着米勒星球的时间流逝缓慢,一小时等于地球七年,从而塑造主角团需要去争分夺秒的紧迫感。除此之外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如果一部片需要倍速去看,那可能说明它的信息容量不够、或者是不够精彩深刻,那也没有必要去观看。
然而短视频领域里,对快节奏还有更极端的呈现方式——三分钟电影。
三分钟电影解说既不是电影,也不是解说,它更像是一管管高度提纯的多巴胺,通过眼睛「注射」到你的身体里,让你享受短时间摄取超量信息的快感,而代价则是慢慢失去与角色共情的能力,失去欣赏光影、音乐的耐心,最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观影能力退化得一干二净。——「小帅和小美」,用三分钟毁掉电影 | 爱范儿
在这三分钟的电子榨菜里,精妙绝伦的镜头设计直接被抽离,只留下猎奇的画面抓住观众的眼球;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也被换成了激昂慢摇舞曲,刺激你不断分泌肾上腺素提高你的专注度;充满张力的剧情变换也只剩下突兀的猎奇。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我们的眼球服务,因此信息浓度高到极致,时长尽可能短暂,AI 的台词节奏也被加快,生怕你下一秒离开了这里。
而我们貌似非常喜欢这套,因为它总能抓住我们孱弱的注意力,它不会让我们的注意力轻易散失,一直一直被抓住,着了魔一样不断往下滑动,于是,我们的时间也被它偷走了。
除了电影剧集,音乐领域也难逃魔抓。
要论播放量,周杰伦的歌可能现在可能还还真的不如动辄破十亿的抖音神曲。当下流行的歌曲,比如抖音神曲,跟过去的流行金曲的根本区别在于:音乐不再是审美导向,而变成了用户行为导向。抖音神曲已经有着成熟的批量制造流水线,从热点捕捉、创作编曲、到录制上线,整个过程只需要花一天时间,每个环节都通过大数据精密计算,务求每个节拍都踩在用户爽点上。
音乐心理学领域的同行评审期刊 Musicae Scientiae 2017 年的一篇研究中,分析了 1986 年至 2015 年的 303 首美国 Top 10 单曲,发现在 1980 年代歌曲前奏普遍超过 20 秒,如今基本已经缩短到 10 秒之内。一首歌的平均长度,从以前的4分10秒下降到大约 3 分 30 秒,2021 年美国 Top 50 歌曲平均时长更短,仅为 3 分 7 秒,其中 38% 的歌曲甚至不到 3 分钟。这表明人们的关注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不能很快听到精彩部分,就会感到不耐烦、不再听下去。
最近很喜欢听的蔡健雅的《达尔文》 ,前奏 28 秒,歌曲时长 4 分 25 秒,还有经典的《爱在西元前》,就像音乐制作人陈稷坤说的,它一个前奏就可以让人记住一辈子。而现在很多的编曲,一上来就是噼里啪啦堆一堆,因为今天要吸引用户完整听完一首歌已经不容易了,只要有 15 秒洗脑的片段,就可能一炮而红——比如《热爱 105 度的你》,听过一遍很上头于是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回绕的那个旋律,想脑子中了病毒一样挥之不去,可过段时间之后什么都记不住,除非再去听一遍。
而我们可以做的应该是慢一点、耐心一点,把注意力从瞬息万变的外界抓回来,不要被外界的信息爆炸所吸引,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你每一天的感受,每一次行动的手感,每一次复盘的反馈、思考、经验。
快节奏时代下的文化狂欢:熊猫、淄博、毒鸡汤
根据巴赫金对狂欢的理解,狂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范畴:
- 人们在狂欢节中可以随便亲昵的接触;
- 插科打诨的相处方式;
- 人们平等亲昵的生活态度;
- 粗鄙,即人们保持的一种平民化的生活格调。
此外,狂欢具有两大外在特征,即全民性和仪式性。根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看,短视频实际上也属于文化狂欢的一类。
典型的例子是这段时间全网对于熊猫的异常关注,我之前喜欢看熊猫的图片单纯只是因为可爱(尤其是还没有脖子的花花),但是从日本送别香香上了热搜之后,关于熊猫的传播风向和关注热度就变得不对劲了起来,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还有便是突然爆火的淄博烧烤,很多传播学的媒体评论文章去分析淄博为什么突然火起来了,这种热度能否形成模式并复刻。比如全媒派的这篇文章《全网打卡淄博烧烤:短视频造神、社交平台种草和网红城市的网感》 里面谈到了两个点——短视频的“网感”和“在场感”。
短视频的可见性:呈现具有丰富细节的现场,具有视觉冲击力,甚至还带来滤镜、特效等修辞手段,但这种强冲击、奇观化的视觉维持难度较大,这就势必要进入“造神”2.0阶段,即由感性、狂欢、娱乐的体验转向一种意义生产过程。
网感相关的论述如下:
所谓的“网感”,是指基于互联网文化的信息传播、连接方式而建立起来的认知习惯和表达方式。“网感”就意味着网民的所思所想得到关注,体现为碎片化、娱乐化、年轻化的内容气质,有一定的情节爆点和情感痛点,有较强的用户参与性和体验感。
短视频同时具有可见性和连接性,因此制造“在场感”是它擅长的功能,“由此营造沉浸感,在一定程度上留住用户注意力和用户时长。在碎片化、巨量内容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增强受众的场景化体验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出处同上)
而短视频“毒鸡汤”的火爆也印证了“在场感”理论的可靠性。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我们很容易辨别出“毒鸡汤”里儿媳打婆婆这些离谱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刷视频时,往往会代入其中,甚至信以为真,这便是“在场感”的作用。
与文字相比,短视频通过人物的演绎及还原,更容易营造一种“在场感”。这种体验仿佛身临其境,参与了一场家庭争吵、参与了一场友谊崩溃,配合夸张的语言文本、戏剧化的人物动作和表情,超现实的拟像状态会让很多用户越看越爽,欲罢不能。
尼尔·波兹曼曾经说:“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态度,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则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毒鸡汤”一味追求超越常识乃至反常识,制造奇奇怪怪的问题来吸引眼球,这种新奇性既吸引着人们,也对人的认知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于短视频传播主体的泛化,传受双方的交互,最终共同促成了以上这些狂欢现象,而狂欢本身又会弱化、消解人们对严肃问题的认知。
因此最后想再结合 B 站现状谈一谈现代人正在进行的危险游戏。
现代人的危险游戏:解构神圣,执迷现象
前段时间关注到 B 站 Up 主停更事件,木鱼水心发了一段回应——
“接下来,我们会制作越来越多的节目。在不放弃深耕长视频的同时,去拓展更多的节目形式,也会思考和尝试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脚踏实地,认真做内容」,这不应该成为一个悲壮的故事,而应该成为一个「站着活下去,并且活得更丰盛」的故事。
我常常想,在这个年代,能够产出这样的作品,和这么好的观众们互动,难道不是最最幸运的事情吗?”
于是我去关注了下 B 站的商业化模式和短视频战略的分析,对于花火平台的问题、广告收益的问题、用户画像的差异这里不展开说了,不是本文的重点,相关材料列在了附录的参考资料里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这里想重点谈谈认真做长视频 Up 主在这个时代下被逐渐淘汰的悲哀。
目前无论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无论是文章还是传播的营销活动,能够踩到观众爆点的现象级的话题,最终都服务于流量传播,无外乎有三类:
- 能引发了大众焦虑,比如赚钱、贫穷、两性、学习、工作之类的话题,如探讨应届生就业难、裁员潮、分享副业、下乡种田等。
- 直击社会热点,义愤填膺一番,带有明显的情绪渲染和对猎奇心理的迎合,如丫丫、拖夫等。
- 能让受众感觉到优越感的,比如网易云各种哄人的测试。
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真的需要这种内容吗?我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制造流量凸显优越感、也不是为了抓人眼球骗人点击,而是去传递知识。
越是在注意力被分散的浮躁时代,越是需要更多优秀创作者以优质内容破壁,沉下心去打造具有陪伴感的内容输出;越是丧文化风靡,就越需要更多明丽的热血瞬间去破穿时代空气里的灰雾与阴霾。
不可否认,现在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了。现代人心安理得地陶醉在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中。现代人不需要思考本质,他们只相信现象,因为他们看穿了本质只不过是人自己虚构的一个幻象。现代人太清醒了,哲学的斯芬克斯之谜已经不可能再让他们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思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活着,并且快乐着,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秘诀。
不过这真的是“快乐”吗?
短视频、各种娱乐游戏和活动,这些快乐不需要思考,来的非常容易,但也容易让人迷失。我们费劲心思寻求快乐,可是快乐好像成了速食快餐品,似乎少了一些什么。
短视频让我们短暂沉浸在低级快乐里,忘却了颓废的不想努力的自己,给自己营造了一种虚假的充实,实则最后只会带来更多的空虚与不安。而那种持久思考,需要艰难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是这些东西没有办法替代的。
今天的人类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游戏——抛弃了一切神性的东西、本质性的东西,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崇高的,解构着神圣,嘲笑着深刻,把自我意识和当下感受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大行其道,主张抛弃一切本质或深刻的东西,跟着感觉走,尽情地去享受当下的生活。
事实上,当我们放弃本质、追逐现象的时候,当我们以为自己变得聪明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从人到动物的道路。
参考资料与扩展阅读:
- 「小帅和小美」,用三分钟毁掉电影 | 爱范儿
- 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全解读,他还是那个音乐的王
- 全网打卡淄博烧烤:短视频造神、社交平台种草和网红城市的网感
- B站到底应该如何逆天改命?做了四年UP主的一些感想。| 智能路障
- B站“赚钱难”背后 | 第一财经 |《商业就是这样》
🎬 本月书影音
- 在读:哲学 |《西方哲学讲演录》(赵林)| ★★★★★(5.0)
- 在读:哲学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 ★★★★☆(3.5)
- 在读:文教 |《人类简史》 | ★★★★☆(3.5)
- 在读:文教 |《自私的基因》 | ★★★☆☆(3.0)
- 在看:动漫 |《鬼灭之刃:锻刀村篇》| ★★★★★
- 重温:英剧 |《神探夏洛克》| ★★★★★
- 重温:电影 |《活埋》| ★★★★★
- 看完:电影 |《流浪地球 2》 | ★★★☆☆
- 看完:电影 |《长空之王》 | ★★★☆☆
本月阅读较少,下个月要弥补下阅读方面。By the way,安利下赵林的《西方哲学讲演录》,找回了自己当年考研读到他和邓晓芒编写的教材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对哲学的真挚的热爱,这才是真正值得接触的哲学。平时也没有在看剧和玩游戏了,一方面是没有发现好看的剧,另一方面是调休有些打乱节奏,项目也处于关键时期需要补充的知识不少。
本月做了一个 GPI 测试,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9.8/10分),情绪调控也是符合预期的高达 9.8 分(毕竟五一开车堵了 9 个小时还是能保持平静,笑),批判性和条理性得分也很高,但是乐群性、适应性等人际/环境上的指标只有一点几分,需要后续加强。
已经度过了一个春意酥怀的四月,期待下个月能安心玩上《王国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