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对二〇二四年十一月至十二月的记录与思考。
AI 没有体验世界的能力
MoFlow 于昨夜——2024 的跨年夜上线了 App Store,这标识着这三个月的忙碌换得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于是,我终于有时间来写写月刊了。
在做 MoFlow 这段期间,我被人问到最多的问题是 ——“AI 真的有可能帮助人们实现心理疗愈吗?”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个简单的解答。
注:本文中的 AI 均指 LLMs。
Part 1: AI 与人类的区别 —— AI 没有体验世界的能力
谈及 MoFlow,我们不禁会探讨 AI 咨询师与人类咨询师之间的区别。我们说 AI 无法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无法与受访者之间实现“现实互动” ——比如语气中的细微变化、沉默中的含义、甚至是未曾言说的情感,这些都是基于情感复杂性而诞生的人类特有体验。
人类的认知不仅仅是信息的处理,而是一种通过感官与情感交织而成的体验。我们通过身体感知现实世界、通过情感去赋予事物意义。这种体验赋予了我们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使我们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判断和决策。
如果说体验是我们人类与世界互动的直接方式,它是感官的、情感的,是一种即时的存在状态。那么理解则是对这些体验进行反思、分析和整合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活动。
AI 尽管在处理信息和生成文本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缺乏这种体验的维度。AI 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生成看似合理的文本,但它无法体验这些数据所代表的现实世界,它缺乏人类所拥有的直接体验世界的能力。
体验不仅仅是感知信息,它还包括情感、意识和主观性,这些是人类境遇的核心。体验是把人的内在意识与外在事实、个体与社会结合起来的关键(狄尔泰)。
而理解常常被认为是与体验密不可分的。我们通过生活的经历、情感的波动、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对世界的深刻理解。AI 虽然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并从中提取模式,但它无法真正“体验”这些数据所代表的现实,无法满足“体验”的时间性和实践性。与此相对的,AI 的“理解”则是一种基于算法的模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领悟。
Part2: 概念的无限与语言的界限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 LLM 中语言表达的问题。
在 2020 年的一篇《从《光·遇》出发,谈谈「游戏美学」》中,我曾写到:
由于人类有声语文符号的局限性,又由于事物属性的无限丰富,不可能有绝对严密的表达,何况情感与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一切的言语表达对事物的历史进程都只能是疲惫的追踪。
巴别塔事件时,上帝通过分化语言从而使人们之间无法沟通,让人类分崩离析。语言的意义并不由上帝规定,而由使用者规定,并且沟通的手段也不仅仅只有语言,还有无数种其他的行为可以拉近人与概念之间的距离。但仅仅只是拉近而已,概念本身是无限的,在《悉达多》中,也强调了语言无法完全传达真理和智慧。
逻辑学中,逻辑是一个对象在一个概念之下。我们可以将任意对象分为性质和个体,例如:
Fa: 孔子是哲学家
那么这个命题中的 a 即是个体常元,表示孔子;而 F 即谓词,描述某个个体是一个哲学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具体的个体我们无法把握,在所有的艺术表现中,我们把握到的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特征。而我们心中一个概念的形成,就是由这些个无数视域融合后的结果。而我们的立足点越高,自身的历史视野、文化视野就越是开阔,越能够按照大和小、远和近去正确评价视野所及的范围内一切事物的意义。
此外,将主观经验转化为客观语言的过程本身就存在问题。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是无法被他人完全分享的,因为他人不能成为观察者,也不能拥有与最初观察者完全相同的经验。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因此,AI 基于文本的处理和表达方式也必然会导致理解与共情的困难。
Part3: AI 陪伴的寒潭倒影
前文我们谈及情感的真实性源于体验——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其表现形式,更在于其根植于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生物本能。AI 缺乏亲身体验的能力,这种缺失意味着 AI 的所反馈的情感表现极可能是表面的、缺乏深度的。AI 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可能更像是一种镜像反射,而非源自内心的共鸣。正如一幅画可以模仿自然,但永远无法成为自然本身。
理解或许还可以是逻辑上的、计算上的,而共鸣则需要一种内在的体验和情感上的连接。
但这一切不是理解、不是共鸣,而是如同寒潭中的倒影,冰冷而完美地映射着世界的表象。
在 2019 年我曾写过一篇《人工意识何以可能?》,这篇文章中探讨了 AI 是否可能具备自我意识。文中举例了“中文屋实验”和“哲学僵尸”来论证了人类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能力,这种体验是私密的、无法被直接观察的。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的 LLMs 缺乏真实的内在体验。
情感是人类体验的核心,它不仅仅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更是我们内在世界的真实表达。然而,当模拟情感的技术变得无处不在时,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情感的“稀释”,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简化为可复制的模式——这也就是目前市面上各类 AI 陪伴软件的普遍陷阱。
情感的独特性来自于个体的生命经历和文化背景,每个人的情感都是其生活故事的反映,是其与世界互动的结果。我们需要珍视个体经验的独特性,而不是将其归结为普遍的模式。我们可以通过 Prompt 指定 Agent 的背景故事,我们也可以指定它的人际关系、性格、爱好、人生经历等等,但是 AI Agent 没有经验过这一切,于是将一切转成模拟,给用户的情感反馈也沦为表现化、模式化。用户可以在陪伴类软件里创造复数个 Agent,和它们聊天,好奇想看看这种人设具体会怎么应对我们的情感。即便存在模式化的问题,大不了聊腻了就创造下一个。
但我们真正需要让用户培养一种批判性的意识,去辨别哪些情感是我们真实的内心体验,哪些是由外部技术所引导的。我们需要保持人类情感的真实性,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理解。只有通过深入的自我探索,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情感来源,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情感的真实价值。
在这个情感模拟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单纯陪伴类的产品,更需要对人类情感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情感的独特性和真实性。
Part 4: 在实践中诞生的意义
AI 的情感理解仅仅是模拟,那么人类与 AI 之间的互动是否会因此失去更深的意义?
在人类交往中,意义常常源于情感的真实交流、共鸣和理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意义并不仅仅来自于情感的真实性。意义也可以从功能性、实用性和结果中产生。例如,当 AI 帮助我们解决复杂问题或提升生活质量时,这种互动本身就具有意义,即使情感理解是模拟的。
此外,我们也可以反思人类自身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情感是否总是真实的?或者它们是否也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的“编程”?如果我们承认人类情感有时也是一种复杂的“模拟”,那么 AI 的模拟情感是否就显得不那么不同?在《人工意识何以可能?》的最后,我曾提到过:
中文屋实验忽视了工程学维度,若真正实施起来必然需要构建一套模型或者函数,符号虽然不具备语义,但输入输出之所以是可预测的,那还是人的意识所赋予的结果。其实在决定模型或者函数之时,就已经构建立起来了形式语义,这就不仅仅是语法的了,而是语义的了。确实,就目前的 NLP 领域研究而言,无论是经验主义进路去构建深度学习模型,还是以理性主义进路去研究形式逻辑,在构成系统的时刻起,其实就已经是语义的了。后者自不必多言,而前者在喂数据时,监督学习自带的标签就是人为所赋予的语义内容。
因此,所谓的“意义”不在于体验、不在于理解,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看待和使用这些互动。AI 的情感模拟可以被我们视为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促进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情感支持。因此,AI 与人类互动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情感的真实性,而在于我们如何赋予这些互动以价值和目的。在探索 AI 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在观察和创造,也在被观察和被重新定义。这种双向的互动或许正是通向真理的必经之路。
Part5: MoFlow 追求的答案
真正的理解和智慧不仅仅是信息的积累,而是通过体验、反思和情感所获得的深刻洞察。这是人类独有的特质,是我们在面对 AI 时应当珍视和保护的核心价值,也是 MoFlow 的产品理念。
在 MoFlow 所有的设计中,我们都围绕着“使用者”为核心,功能中淡化 AI 的存在,仅充分发挥 AI 的工具属性,规避情感陪伴属性。
例如,在 MoFlow 写完自己的经历之后,MoFlow 会默默提取你的想法,并将其中正效价的想法和情绪做显化处理,当你不经意看到这些外显能量时,你会潜移默化地去培养起更加积极的信念。而 MoFlow 鼓励用户进行正面的自我对话。
在《让心智快速成长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主动性”》一文中,有这么一个论述:
“许多人会习惯性地采用消极的自我对话,比如:
- 自我否定:我不擅长这个领域,所以我最好回避,别去碰它;
- 自我质疑:这个问题好像很麻烦,是不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 自我批评:我刚才的言行举止真是太糟了,我怎么会表现这么差?
这些对话看起来并不严重,但大脑是有一个特性的:它会相信不断重复的信息。这看似普通的自我对话,却会因为大脑的重复记忆特性,逐渐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
久而久之,大脑就会相信它们,从而调低对自己的评价,让自己真的变成自己所反刍和念叨的样子。这就会极大地束缚我们的主动性,让我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变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难以有效行动。因此,要产生改变,最首要的一步,就是把消极对话变成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
- 我不擅长这个领域,所以我最好回避,别去碰它→ 我又有机会可以增长经验了。
- 这个问题好像很麻烦,是不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我是不是变得更厉害了呢?不如拿这个问题来试一试吧。
- 我刚才的言行举止真是太糟了,我怎么会表现这么差?→ 我已经比以前有进步了,也许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这里要特别注意:很多书籍可能会教你「自我暗示」,比如不断告诉自己「我很棒」「我很强大」「我很厉害」—— 但是,这是错的。
为什么呢?研究发现:过于空泛、不够具体的自我暗示,以及大脑本身不相信的自我暗示,不仅是无效的,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它反而会把问题凸显出来,让原本没那么严重的问题显得更严重。”
MoFlow 会当你面临一个难题时,笃定地告诉你:“你解决过相似的问题,你有触类旁通的经验,有足够的能力足以去应对它。”“哪怕出错了也没关系,它也能丰富你的生命,成为你新的经验。”
现在的 AI 已经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揭示出人类在某些情况下的普遍行为模式,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但最终,真正的理解仍需回归到个体的体验与反思中。
AI 的理解是一种工具性的理解,而非存在性的理解。它可以协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境遇的某些方面,但无法替代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内心反思所获得的深刻洞察。因此,MoFlow 中的 AI 设计更多是引导式、启发式的,以此来鼓励用户自我对话、自我成长、自我关爱。
关注、关心和关爱——这些都是我们会收到的礼物,同时也是我们可以用来赠予他人的礼物,因为这些礼物只有在一种慷慨相待的生活中才会展现其活力。
我们学习理论,并不是为了通过吊书袋式的显摆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每一次实践背后都闪耀着众多灵魂的力量,这些努力最终都落到实处,为他人带来福祉——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实践意义。
“AI 真的有可能帮助人们实现心理疗愈吗?”
——“是的,完全可以。”
🎬 书影音
以下是本周期的书影音记录。
- 读完:传记 |《鱼不存在》| ★★★★★
- 读完:心理学 |《无:生命的最佳状态》| ★★★☆☆
- 读完:心理学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 ★★★☆☆
- 读完:小说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 ★★★★☆
- 读完:科普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
- 看完:韩剧 | 《安娜》| ★★★★★
- 看完:网剧 |《白夜破晓》| ★★☆☆☆
- 在读:哲学 |《世界观》| ★★★★☆
- 在读:心理学 |《知识的错觉》| ★★★☆☆
- 在读:哲学 |《我们为什么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