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逃离仿徨

2023,逃离仿徨

又是一年总结时,自开始写年终总结以来,这已是第六年,年龄也悄无声息地往 29 迈去。在这个年龄感觉到了焦虑和彷徨,以至于生日那天都没有在朋友圈里透露半点风声,我才理解到小时候那时无法理解到的——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过生日。

这一年在工作上经历了彷徨和迷茫,寻求改变的过程非常曲折,而我也思考了许多、做了许多努力去逃离这份彷徨。因此今年的主题,就叫做「逃离彷徨」吧。

生活

每年的年终总结第一个环节都是工作,但是这次不一样了。今年,先写生活。

恋爱

喜大普奔,今年终于脱单了!这是今年最重要的收获了,所以第一个写。之前一直没有官宣过,因为我觉得感情的事情是私事,无必大庭广众下同外人说起。所以呢,这个环节就到这里啦~

交际

本科上铺+舍友+同组同事 Zyktrcn 离职了,带着小熊猫回了广州。说实话心里有些空落落的,自工作以来结识的朋友最后都走的走、散的散。之前的好兄弟舍友,他女友每天抱着泡芙玩,他们一起去了苏州;学习小组的 Wall-E 和 Ellia 离开了;大姐大 Sara 走的这两年,组里的重担都落在我肩上了,工作时偶尔看到以前同事 commit 的代码,总能想到那几年组里欢乐的时光。

或许真如告别酒桌上领导说的那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大家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散发着光和热。

人生如逆旅,但我希望大家不会只是过客。

今年还搬了家,搬家前最后拍了下阳台的风景,依旧绝美——

旅行

今年去了不少地方旅行。

👪 大鹏:春节期间家人过来深圳过年,带他们逛了大鹏半岛。

🍺 北京:年初去的,出差去听个会,见到了很多年没有见的老朋友,在冬日北京的巷子里散步,谈笑着这些年的经历。

🐚 惠州双月湾:和女友的第一次旅行,在海边捡了很多贝壳。

⛰ 福鼎:端午请了很多天假,在深山的旅馆里修行,别有一番意境。

🐂 顺德:逛了下清晖园,清晖园附近的牛杂贼好吃,后来从珠海旅行回来时还特地绕路吃了一顿。

🐬 珠海长隆:国庆前周末玩了一趟,去了长隆新开的宇宙飞船,愉快的经历(但是胆小没坐过山车)

🎏 清远-英德-从化:国庆自驾游路线,清远漂流出乎意料得很好玩!

🌊 巽寮湾三角洲岛:10 月底部门团建,岛上物资匮乏,帆船上很容易出片。

👻 长沙:自驾去的,来回开了 20 个小时…印象深刻的反而不是长沙的美食,而是深夜开车听着鬼故事,结果在国道里真的路过了公墓。

🎰 广州:找高中同学玩,VR 打僵尸、抓娃娃、密室逃脱,非常非常非常开心!

好物

分享下今年新入的好物。

试驾

今年陪不同朋友去试驾了几辆车,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运动

今年坚持打球(和女友也是打球认识的),共打了 59 场球,勉强不是个菜鸟了。号称前场雨刮器,后场也能打高远了。

还去爬了一次塘朗山。

整体而言,运动以后比以前的状态好了特别多。

情绪

今年依旧每天写心情日记,今年的 iOS 17 还出了「手记」和健康里的「心理状态」,是我一直想做的 App。

今年的情绪图如下,处理六月那段时间比较艰难之外(后文讲到工作再提),其余时间都是保持着小确幸的。

为什么坚持记录心情,这个点在《月刊(第19期):日记的意义》里已经深入阐述过了——记录是防止信息流失的方法,也是防止自己流失的方法。记录自己的生活,是为了让生活形成整体。

在「豆瓣2023年度社区故事」的介绍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很时候作为这个「生活」模块的结尾——“我们认真投入生活本身,用爱意与目光,穿透最具体的细节,在果壳做的微型宇宙里为自己加冕。”

猫猫

手套和泡芙很好,尤其是手套——每天除了睡(而且是躺尸睡姿)就是吃(而且是埋头干饭,恨不得整个头都塞进猫碗里)。

泡芙还是很调皮,但现在听话很多,喊它至少会回应你了。

手机没有存货,刚现场拍了一张:

学习

今年是大模型 AI 之年,借助 AI 和一些软件以及自己的工作流,摄取知识的效率更高了。这里简单介绍下我的工作流和方法。

在 2022 年的《月刊(第16期):个人信息流分享》一文中,介绍过自己的信息处理模式,2023 年有一些辅助性上的改动,这里介绍一下。

首先对白板工具更完善的使用——LogSeq、Obsidian、Heptabase 都支持白板和 Readwise 集成(Muse 、无边记、GoodNotes 等软件不支持 Readwise 集成,这里就不介绍了),整理标注和笔记的输出时可以使用白板辅助整理思路。工作时很多方案文档以及今年的月刊都是以这种模式进行运作的。

其次,在打草稿梳理研究思路的时候,我更喜欢用 Excalidraw,在 《月刊(第24期): 十年编程之路》里介绍过使用经历,这里不再赘述了。有时候我针对一个专题的研究能写出 200 多 MB 的图谱,但同时 Excalidraw 却一点也不卡,配合顺手的快捷键,用起来得心应手。

至于 AI 软件的推荐,首推 OpenAI Plus,之后是 Perplexity、DALLE-3、Poe。但是这几款对 IP 都有要求,可以考虑微软云服务器做代理。这里重点推一下 Perplexity,基本上它在我这里已经取代了 Google,它会结合搜索引擎的结果进行回答,同时也支持识别 PDF 文件和图像,GPT-4 的回答质量非常之高:

Perplexity 的免费版也足够使用(免费版只是不能用 GPT-4 而已),如过注册的话可以使用这个链接 → https://perplexity.ai/pro?referral_code=0ZSAD0VT ,未来如果想要付费的话可以得到 $5 的抵扣。

如果没有条件翻墙的话,可以使用 Raycast AI,目前对网络没有限制,支持 GPT-4 等多个模型,一般深度对话我会使用它(一共三台设备,这是工作电脑的 Raycast AI 的使用记录):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通过 Prompt 自定义 AI 命令,以下是我常用的一些命令:比如提取 WeChat Bot 返回的 JSON 配置、JSON 压缩、输入 URL 总结网页内容、根据 JCE 协议转 ts interface 或者 直接 Mock 出数据以便 Whilstle Mock Response ——

当然抛开 AI 能力,Raycast 本身也是一个足够优秀的软件,工作电脑使用记录如下(通过 Raycast 打开 Arc 用了 2.3万次,打开终端 2k 次):

这里有 5 个 Raycast AI 体验码,可以注册免费使用一个月(每个码只能用一次,仅 Mac):

还有 《月刊(第23期): 多任务中的时间管理》 一文中推荐过的 Rize,对于培养专注和免分心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使用 https://rize.io?code=291287 链接注册免费体验一个月(仅 Mac)。

还有 Arc 如今也取代了 Chrome 和 Safari 成为我主力浏览器,树状标签、自定义空间、分屏浏览、AI 重命名都是很实用的功能。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邀请制了,但可以直接使用 https://arc.net/gift/ab29c0b8 链接注册体验:

今年使用 IFTTT 和它的 AI 能力自动化了我的信息流:

今年还体验了 Notion AI,但是没几天就弃坑了。

Notion 年底支持了 Q&A Beta,它的理念非常好,可以基于自己的 Notion 知识库进行 AI 问答。好不容易申请到了 Beta 体验资格,效果如下:

但是深度使用之后发现,它对于问题的要求非常苛刻,有时候稍微偏一点它搜不到就不会回答。同时他也不能指定知识库作为答案源,回答的质量并不算很高(明显弱于 GPT-4,上下文逻辑性不强),大部分时候不如自己直接搜索,对于回答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参考性的价值。只能说目前的成熟度还是不够。

工作

接着转化心情,谈一谈工作吧,也是今年「逃离彷徨」主题的由来。

年初 2-3 月时在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时产生了迷茫,之后 5-6 月阳了之后对这种迷茫集中爆发了。虽然我富满激情、虽然我能者多劳、虽然我绩效优异、虽然我履历光鲜,但是这两年我始终无法直面自己的内心——目前的工作内容真的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吗?我只是为了这份不错的薪资和工作中领导、同事对我的肯定,我才一直一直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自 Flutter 项目结束之后,工作上已经没有新的项目能够让我燃起激情了。虽然负责过不少重点项目,但回顾过去两年做的事情,其实都没有给自己带来预期之内的进步。琐碎、简单、单调可以称之为这两年工作的主旋律。

最终在深思之后,我提出了离职。在给领导的信(也叫辞呈吧)中,我这么写道——

「现在我要攻克这个阶段的迷宫,关键在于我要克服自己的心态,但是即便我通关了我所处的迷宫,迷宫劣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我无视问题的存在,只是调整自己心态进入到下一关,那我只会变得越来越麻木——遇到项目机器人似地高效处理,那我便不再是自己了,我的性格特点将会被磨灭,我所喜欢的、所追求的、所热爱的梦想,也总有一天会在无休止的迷宫闯关中消失殆尽。想到卡明斯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日以继夜、竭尽全力让你成为其他人,如果你想做你自己,就意味着要打一场最艰难的仗。“我只想保持自己,这是我的底线。

为了不让自己迷失,18 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写年终总结,我知道紧握初心不迷失的关键在于要不断自省、反思,之后再从中展望未来。您应该也发现了,我更适合研究型、科研型的工作,因此 Flutter 我可以做的很好,因此哲学论文我也可以写的很棒,再之前也一直如此。比如大三时候可以独自一人住在实验室三天,搞一个机器人项目,可有意思了。回想起来,貌似很久很久没有体会到技术带给我的激情了。除此之外,因为人生经历的原因,我也想追求丰富的人生体验,不会为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去投入 100% 的精力。」

我未曾想到的是,领导竟同意了我离职——他说如果其他人的话他会尝试去挽留,但若是我的话,他能够理解并且给予支持。无论今后如何,他都会支持我。

其实那天早上和他的对话让我解开了这些年的心结,我一直不舍得走更多的原因是看重领导的栽培以及和同事的关系,殊不知它们已成为系紧我的枷锁。但

我所看重的一切,它们并不是枷锁,而是支持我前进的力量。

最终今年并没有离职,因为被上面的领导留了三次,最后决定转组调整项目再试一下。

调整之后得到的成长还是蛮多的——比如业务感,懂得 ABT 实验数据,知道盘子画像对数据的影响,有意识地去通过尽可能多的技术手段去提升某些业务指标,也会通过各种维度去挖掘数据背后的归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成长——深入学习了 Cocos 渲染,并写了 C++ 库在项目的游戏引擎上集成了 GFX 模块。还通过这个项目接触了 Android 开发,实现了资源包不同的加载模式,并从零完善并落地了 iOS 的游戏引擎,有机会对 iOS 开发、C++ 开发进行项目实战。

自此之后,基本什么都敲——JS、iOS、Android、C++,一个人调试游戏引擎的全链路,96G 内存的 iMac 也逐渐带不动了。

PS. 某周 WakaTime 的编程统计:

我不能说这是机遇,我只能很庆幸,一路上遇到的都是贵人——他们给予我理解、肯定与支持,让我不再彷徨。

在这过程中并没有丢失掉这些年一直以来的初心,我一直愿景着通过手上的技术给社会带来福祉,虽然目前能做的不多,但申请加入了 W3C 无障碍工作组,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吧。

今年公司还给做了一套 IDP 职业测评,我的数据如下:

抱负能量是职业发展的内核,我的成功愿望居然高达 9.8,思维和执行上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但与之相反地,人际互动就很低分(我果然还是很适合埋头做研究性质的工作)。

写作

今年一共写了 7 篇月刊,年中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停更了好几期:

此外,还在少数派上发表了一篇旧文,意料之外的得到很多感谢的评论:

看着这些善意的评论心里暖暖的,以前觉得写作只是记录自己的想法,不想未来的自己丢失现在的感受,而未曾想到其实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影响到他人。

之前听闻“婴儿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发现他自己可以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影响”。在写作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或许我也是在追求某种“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可能就是我对世界的一点点影响和改变。

某天在知乎上收到了一个私信,真切地感受到写作给他人带来的帮助:

之后便在月刊中鼓励读者与我写信交流,今年陆陆续续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我也积极认真地逐一回信了。2024 年初预计启动一个读者来信计划,可以期待一波~

技术文章就写了两篇:

  1. 《Atum 自研游戏引擎高性能探索之路》:暂未脱敏,就没发到外网了。
  2. 大厂自研跨端框架技术揭秘

较往年而言技术文章写的少了,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分配问题,另一方面是很多内容原本想写、但觉得写完之后没法脱敏所幸就不写了——但不管怎样,技术文章这块明年需要补足。

大家已经发现了,今年的周刊是在新的博客上发布的。因为前段时间服务器和博客被恶意攻击产生了损失,这几天将迁移了博客到新平台 blog.ursb.me,并对相关资源做了加固。新博客整合了之前的小屋和月刊,小屋和月刊两个网站直接关停,目前对小屋和月刊的核心页面做了 302 处理,而评论的迁移过于麻烦就直接丢弃了。之后请直接关注新的平台,订阅博客之后也会有邮件推送新文章。

书影音

今年看的剧不少,以下排名按个人评分排序。

剧集

神作档:

好评档:

值得一看档:

可看可不看档:

电影

神作档:

好评档:

值得一看档:

可看可不看档:

烂片档:

动漫

阅读

游戏

今年没有怎么玩游戏,《原神》须弥主线硬着头皮刷完了、枫丹没有开;《王国之泪》只打了一个 Boss,《博德之门》只出了新手村,《潜水员戴夫》也就下海了几次。

新年目标

又到了新年目标环节了,依旧不定具体的目标,而是希望自己始终保持危机感。

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为了紧握初心、保持进步,2024 送自己三句话:

  1. “铅刀有干将之志, 萤烛希日月之光。”
  2.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向死而生,求知不怠。”
  3. 每天默念:“我尊重一切发生,我追求内心渴望,我相信自己每一天都变得更好。”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